影shadow
音韵学系列第二弹---是“上海人,宁波人”不是“上海拧,宁波宁” 上一弹简单的上海话正字小普及来顶的人不少,于是决定今天再写一个。本帖不仅局限于上海话,对江浙吴语除及特殊的温州话或杭州话以外都是通用的。 越来越多的吴越地区的人开始使用母语来进行生活中的简单文字沟通,这是个可喜可贺的现象,但是由于国内的语文教育只以北方官话为唯一语言,因此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母语是怎么回事,会说不会写。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母语不能用汉字书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汉字是所有汉字文化圈共同的遗产,如果先前地方方言的古汉语可以被书写,那么为什么演化出来的后裔却不能书写呢?一个汉字音再怎么变也是一个汉字,所以诸位嘴中任何吐出来的音节绝大多数都是一音一汉字的,只是由于语音进化的差别,北方话大量简化变异,南方汉语保持古音才使得人们因为发现发音与普通话发音差距太大而拒绝使用汉字。 切入点是最常见的“上海拧,宁波宁,浙江宁,无锡宁”这个错误开始。先以“人”为例。现在普通话的许多以r作为声母的字(包括人这个字)都是“日母字”,古人将古汉语中发音与“日”字一样的音归类为“日母字”。日母字公认在中古时期是鼻音开头,也就是n一类的音。比如汉字“尔,儿,人,二,日,耳”等古时候应该是鼻音声母。以日语中的中古汉语语音保留来看,日语的“二”是に,读音为ni,日语的“人间”一词中的“人”にん,读作nin。换句话说,“人”这个字本来就应该念类似nin这样的音。所以上海人就不可以写作“上海拧”,不应使用表意文字来表音。 有人可能不能理解为甚“人”会从nin变成ren,接下来我就来解释一下。中古汉语的“人”念作nin,最一开始全国都是八九不离十语音相对统一的,后来经过时代变迁,苏南浙江上海的吴语仍然完好地保留着这个鼻音,广西的西南官话也部分保留(耳等字是鼻音),广东的粤语日母的鼻音开始脱落,于是“人”从nin→yin→yen,“二”从ni→yi(粤语的韵母声调十分存古但是声母却十分简单),而北方大部分官话也经历了“二”从ni→yi,然后后面韵母i高化发生了高顶出位和卷舌化最终变成了er,“人”这个字也一样nin→yin(东北话读音)→ren(高顶出位以后的结果in→en是因为没有人能轻松发出rin这个音,自然调整的变化)。 普通话中最有利的证据就是:“你”字以“尔”为声旁,理论上两个字发音应该是相近的,但是“你”字保留了鼻音声母,而“尔”字已经发生卷舌和高顶出位,因此这两个字虽然写起来一样差不多读音却千差万别,也所以证明了日母古时候应该是鼻音声母开头。目前在江浙吴语里面,“你”和“尔”的发音应该都是鼻音声母的是相近的。
Jan 15, 2014 11:2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