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動詞 並非如同西方語言的屈折語 具有動詞詞形變化
中文的被動分兩種形式
其一 語義上的被動
這類被動句子 沒有被動標識字眼
例如
杯子打破了
病治好了
飯煮好了
這些句子語意上 都是被動式
其二 具有被動標識字眼
即用虛字來表達被動的意義
如用 於 見 為 等虛字
多見於古文 但也有殘存於現代漢語裡的詞彙或用法
如 見笑了 見笑於人 請見諒
又如 為天下笑 為人所制 為人所輕 為情所困
又如 困於酒食 礙於經費 限於空間
等等 這些都是被動式
而使用 被 字 來構成被動式
只不過是漢語諸多被動型式其中之一而已
西風東漸後 翻譯西方語言多用被字 也成了潮流
殊不知 被動式在典型漢語中 並非一定要如此表達
上例
我被邀請參加婚禮
可以說成 我受邀參加婚禮
我被打了 我被罵了
可以說成
我挨打了 我挨罵了
例句 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