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修改建议的问题(第二部分)
**本次贴文是关于一个问题系列的第二部分,请参考以下第一部分:xxx。我不久前写了一份求职信,接受了一个网友的修改建议。我对这些修改建议的一部分不明白,所以我想在此问一些关于它们的问题。我把这次贴文安排成这样的结构:
-- 对于修改建议的问题
-- 求职信原文节选
--------------------------------------
对于修改建议的问题:
【4】
原句:再加上,因为我在课上 **表示** 了很强的求学态度,也时常 **积极** 参与讨论,所以 **有意无意地表露** 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爱惜。
修改句:再加上,因为我在课上【a】的学习态度非常 **积极**【b】,也时常【c】参与讨论,所以【d】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众所周知**【e】。【f】
问题:
a、 为何如此修改?好像这里不能用“表示”,而应该用“表现”。撇开修改者提供的新句子,我能在原句里把“表示”换为“表现”吗?
b、 为何如此修改?“积极的态度”里面的“积极”的意思是“主动、努力”吗?再加上,能不能写“坚决的态度”?还有哪些褒义词能形容“态度”?
c、 为何如此修改?“积极参与讨论”里面的“积极”被删除了的原因是,在句子中更提前的地方已经提过了“积极”吗?
d、 为什么“有意无意”和“表露”都被删除了?
首先,我推测一下:好像在此用到“表露”不妥当,“外露”反而更妥当。这是对的吗?
不过,撇开“外露”和“表露”,在我看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能写“有意无意”。在此,“有意”的一面是“积极参与讨论”,而“无意”的一面是“外露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换言来说,在课上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从第三方人的角度来看,我好像是在故意地向同学们表现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但其实我并不是故意的,这个动作不在我的意识中。相比之下,积极参与讨论这个动作,确实在我的意识中。按照我对“有意无意”的了解,在此用到“有意无意”完全合理。那么,修改者为什么把“有意无意”删掉了?
e、 为什么说众所周知?这个词的词义范围不是很大的吗?原文里的范围却是很小的,只限于课堂和课堂里的同学们。
f、 最后,我自己想添上几笔。除修改者提供的修改句之外,原句能不能改成:再加上,因为我在课上表现了很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时常参与讨论,所以有意无意地外露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5】
原句:因此,我能够紧密团结同学,他们经常主动找我合作、问问题、求指导并且和我一起讨论语言、文化和社会。
修改句:因此,我在同学中很有凝聚力,他们经常主动找我合作、问问题、求指导并且 **经常**【a】和我一起讨论语言、文化和社会。
问题:
a、 既然我在句子里更前面的地方已经写了一个“经常”词,为什么要另加一个“经常”?如果没有这一个额外的“经常”,我觉得读者会知道最后一个分句里面的动作都也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对的吗?
【6】
原句:我为何想成为 **译员** 呢?
修改句:我为何想成为 **翻译**【a】呢?
问题:
a、 为何如此修改?我推测:“译员”颇有“某个机构的员工”的意思,而“翻译”颇有“为别人从外语翻译成他们的母语的一种职业”的意思。这是对的吗?
【7】
原句:我相信这些挫折的主要缘故是,人与人之间 **有** 沟通障碍与文化冲突,就像有一堵隐形的墙。
修改句:我相信这些挫折的主要缘故是,人与人之间 **的**【a】沟通障碍与文化冲突,就像有一堵隐形的墙。
问题:
a、 为何如此修改?“人与人之间有沟通障碍与文化冲突”是动词短语,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与文化冲突”是名词短语。难道在“这件事的缘故是……”以后的词必须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吗?
------------------------------------------------------
原文节选:
在中学期间,由于我妹妹与一些同学们也在和我一起学中文,我经常会帮助他们。我开始学习中文比他们早,所以对于他们对中文有的不明之处,我已经有所了解。再加上,因为我在课上表示了很强的求学态度,也时常积极参与讨论,所以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爱惜【4】。因此,我能够紧密团结同学,他们经常主动找我合作、问问题、求指导并且和我一起讨论语言、文化和社会【5】。
近来,我在一家餐厅里工作,有时候为店主和同事们翻译,因为老板只会说英语,而同事们只会说西班牙语。另外,我经常跟来自中国的客户交流,每逢遇到沟通障碍,我立即转换语言,说清晰地普通话,以便排除所有的沟通障碍。总之,我在这份工作上有过的小经历,让我在翻译界里面走一步,尝试到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
再加上,我写过很多写作作品,作品体裁有各式各样的,如分析报告、电影评价和短篇小说。您可以在我的简历里面找到我作品集的线上档案的网址,以熟悉我的语言能力。
我为何想成为议员呢【6】?在国际平台上的领导人当中,总会有争论和误解,因此还有经济与科技上的失败和挫折。我相信这些挫折的主要缘故是,人与人之间有沟通障碍与文化冲突,就像有一堵隐形的墙【7】。我认为,只有我们积极把精神投入在拆卸那一堵隐形的墙当中,排除所有的偏见和主观,才能迈向客观讨论和解决问题一步。这件事的主干就是议员。
**如果想阅读第三部分,请点击这个链接:xx。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