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汉语的词构,了解了词构你们也可以灵活造新词。
汉语词汇发展:古代单音词多,现代复音词(双音词为主)多。它的发展脉络是单音词经常结合起来使用,渐渐的凝结成一体。有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中作为词素而存在,不再单独使用,如考虑的虑,在古代汉语里有:“智者千虑”,现代汉语则为考虑、顾虑,虑很少单独使用了。有得则可以继续单独使用。
复音词的组成主要有6类:
1)和古代比,现代换了不同的词,但意思相同。
2)附加式合成词,所谓的附加式即添了一个【词头or词尾】,意思相同。
3)两个【近义词】合并成一个复音词。此类复音词的意义与原来单音词比常常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同时两个词素仍然保留原有的意义。古人常对两个字作区别,今人除非语言学家,一般不会去做区别。如饥馑,古代: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
4)两个【反义词】合并成一个复音词,又叫偏义复词。一个充当陪衬,一个表达意义(具体哪个有时候看语境,有时候是约定俗成)。
5)复合词,两个单音词合成构成全新的意义,并且原有词素在此情况下失去原义。
6)单纯复音词,主要为连绵字(双声叠韵)。
下面是例子。
1)格式是古与今:师与军队、克与战胜、弈与下棋、盈与充满。
2)格式同上:虎与老虎、杯与杯子、石与石头
3)同上:儿+子=儿子、树+木=树木、人+民=人民(古代官称作人)、声+音=声音
4)同上:买+卖=买卖、是+非=是非、忘+记=忘记
5)天下、小人、足下、将军、君子、先生
6)徘徊、逍遥、须臾、抑郁、潇潇、悠悠
1)需要文化功底才可以灵活造词。2)需要语感。3)、4)是有词汇量就可以操作的。5)是约定俗成的。6)多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