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 我从百度上找到了部分答案,希望能有所帮助。
無為平爭墊
有意作逍遥
--这一对我并没有找到其来源,但它与老子的“无为逍遥”的思想相呼应,具体网址见下:
泉石烟霞得真乐;
松萝云月共幽期。
---这两句来自张之洞楹联选,其中“二、自勉联”的 第7条 即是,网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62b1ac0100kkg4.html
我并不是楹联的高手,自己的拙见是:在泉石、烟霞中也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松萝、云月共度了美好的时光,因此此句寄托了张之洞先生悠闲自适的心境吧。
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擎鲸鳌。
到那一天,(我)要驾着天地之风,骑着凤凰(翱翔),也会在碧海深处,高举巨大无比的海兽(鲸和鳌,就是大鱼和大龟的意思)。
言外之意就是说总有一天我的远大志向会实现,到那时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海里游的都会被我征服,有点类似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人的伟大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献身的精神。
source: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qmaa2DXiFP8emxuiPBDpOkTNPnmLSMLu6GffdSTTCbtIYNW78-eG2cQWxi4JyjLyuffWECBzsQHnPTYsQyNnCK
看曼陀花:庄严绝妙;
证菩提树,色相皆空。
or
色相皆空证菩提,
庄严绝妙看曼陀。
---这是改写自佛教的对联。
曼陀花 is a kind of flower, also represents what gathers the all the good merits and virtues in the universe in Buddism.
I don't really know it well, better look for wikipedia or Baidu, here is the baidu link: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TkehyMs11tWbVuxYtbD-o8yLx4BZtPlop3gZatMEi00vNGR1N0ORAWdvvJPGy_o
(there is a hyphen between it. )
拙见:理解此句的关键即在理解“色相皆空”这四个经典佛教用字上(其实来自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五蕴皆空”),我想下面的网址能比我解释得更好:)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sV-L7mPOlaMsa4KLyt6Fy33ed80sZmiJBCd3xL-xyTtJryI8Q0aSr1B9AgRXA6y
虚怀若谷,出自《老子》,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cited from Baidu)
案上梵经皆贝叶;
尊前卷石亦青山。
---佛教楹联在网络上较少有讲解与翻译,我个人的理解是:此句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有所相通。
以下摘自百度: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所以这对楹联的意思也大抵如此:梵经皆贝叶、卷石亦青山,生活处处有道、处处可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