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慈清
我不懂为什么无竹使人俗 我看书看到这句话: 宁可是无内,不可居无竹 无内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我不懂为什么无竹使人俗,你们能帮我解释吗?感谢你们。
2014年2月4日 16:45
回答 · 7
3
蘇東坡 :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 ,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植物「四君子」:梅「清友」、蘭「靜友」、竹「直友」、菊「節友」 被古今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 因此,素有 四君子 之稱。 其中, 竹有直挺的外觀, 引申為 "正直", 竹有節目, 節中空有氣, 引申為 "氣節"。 (歲寒三友 : 松竹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B2%E5%AF%92%E4%B8%89%E5%8F%8B 直 : 不邪曲,沒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氣 : 人內在的才華或表現於行為作風。如:「才氣」、「驕氣」、「客氣」。 節 : 人的志氣﹑操守。如:「志節」﹑「貞節」。 生活中無竹相伴, 就是俗人一個。 "肉" 指的是 豬肉, 豬肉 在宋代不是高尚的食用肉, 故 富人不屑吃,但 窮人吃不起, 蘇東坡不忌士人眼光, 改良豬肉之烹調法, 遂有 "東坡肉"。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9C%E5%9D%A1%E8%82%89
2014年2月4日
2
by the way, 不是 ‘无内’,而是 ‘无肉’。 竹是高雅的象征,古人讲究生活品质。 表示没有对良好的生活环境追求,人会变得俗气,消极。 这个谚语还有下文: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2014年2月4日
1
宋代飲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OZW8U1O9I 見 11:00 以後
2014年2月5日
这是中国源远流长传承下来的历史积淀,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尚需学习,更何况外国人呢? Chinese tradition established by time. It has been difficult for we native speaker,and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foreigners. If you have interest and time, please read: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MyGlQEqv4jlA4PLn6urcYY8U7Hm29q464ZlM9S9BAyUaWnlj0yB-EzyOFh7uYGVaAWoUXB2ue_n1xn93sHdbK
2014年2月5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我查了下,竟然是苏轼写的,不过也都是文人的无病呻吟而已。你的原文写错了,上面是我查找到的。
2014年2月5日
显示更多
还未找到你的答案吗?
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让母语人士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