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关系是非常巧妙的。
首先在中文里,这两个字的本义有很多差异,不过你讨论的显然是它们作为“形容词性”的区别。
其他人所说古今差别是其历史,但实际上在我们现在的用法里,是包容了文言文即古汉语的用法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没有抛弃古汉语“之”的用法,而只是拓展了“的”之用法!
作为“形容词性”,Ben所说的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赤子之心里的“之”,就是“的”。事实上,这些词现在还是被广泛使用,所以在作为“形容词性”时可以说,“之”是源于古汉语的现代汉语!
中文除了表意,还要朗朗上口,所以当我们阅读和对白的时候,如果“难听”或“难看”或“多余”,我们就会另作选择。“石之狗”、“石的狗”都属于多余,我们通常只会直接说“石狗”。但如果你想写一篇你认为很重要的文章,作为标题,那“石狗”又不如“石之狗”,后者确实有一种“懂古文因此有学问”的感觉!但“石的狗”就绝不会有这一层含义,但你也还是可以用。因为坚持不用“石狗”而用“石之狗”或者“石的狗”,也就是明确告诉读者,本文有标新立异之意!
除此之外,“的”和“之”还能相互配合,如我原本要写:
(什么是PoV价值证明?)PoV价值证明是道易程原创的通证经济的治理共识。
这种结构怎么理解,跟阅读怎么停顿有关。我修改如下:
PoV价值证明是道易程原创的通证经济之治理共识。
停顿造成的结构是:
PoV价值证明是道易程原创的 通证经济之治理共识。
你也可以修改为:
PoV价值证明是道易程原创之通证经济的治理共识。
目的也是造成同样的停顿:
PoV价值证明是道易程原创之 通证经济的治理共识。
那么请想想这句话你可以如何加入“之”:
PoV价值证明是一个六零后于2019年发起的道易程原创的通证经济的治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