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成语 means "Proverb sentence" ? For example: 马马虎虎 is a 成语 ?
2017年7月19日 08:04
回答 · 17
1
成语:fixed phrases that have long been used by Chinese people. Most of them originate from stories in Chinese history.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s in a 成语. 马马虎虎 is a 成语。There are two meanings of 马马虎虎 1)careless * we can say “马虎”。 ex:Gōng zuò yào rèn zhēn , bù néng mǎmǎ hū hū de. 工作 要 认真, 不能 马马虎虎 的 。 or 工作要认真,不能马虎。 2)not too bad. *We can't say “马虎”。 ex: a: Zuì jìn shēn tǐ zěn me yànɡ ? 最 近 身 体 怎么 样 ? b: mǎmǎ hū hū . 马马虎虎 。
2017年7月19日
1
2-2 --------- 马马虎虎 vs 马虎 ---------- 从现有的文字材料来看,“马马虎虎”这个词出现得很晚(清代中后期,这表明它从“模模糊糊”变异而来的可能性很小),“马虎”的出现不早于“马马虎虎”。 网上有的语言学爱好者考证词源似乎过于随意,把好些汉语语源的词(或语素)说成来源于满语(Manchurian),例如“央求”的央,实际上这个词和词义自古有之,那时候满族还没有出现)。 有人说,“马马虎虎”来源于满语的lalahuhu,但是查词典没有发现满语有lalahuhu 这个词。 满语中有 huluri malari 这个词,意思也是“马马虎虎”。由于这个词里面的音节与“马马虎虎”很有关系,因此“马马虎虎”很有可能是由 huluri malari变异而来,音节成员极其次序经过了改造。此后经过缩略,又有了“马虎”这个词。 北京话里有个土语词“喇喇忽忽”,也是“马马虎虎”的意思。我推测,有可能也是从满语的 huluri malari的前半部分变异而来。只是马马虎虎进入了通用语,而喇喇忽忽则仅保留在土语中。 事实是否确实如此,以及变异的具体过程如何,由于本人没有深入研究,暂且存疑。(满语的文献——包括口语化的文献——还是不少的,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有结果)。 ===================== "成语”originally means ' existing phrases (ready to be quoted or reused )'.Quite a part of them are frequently used by later people. A ‘成语词典' (The Idiom Dictionary of Chinese)' was compiled about 100 hundred years ago, which entries are quite differnt from today's 成语词典. Today when Chinese people talk about 成语, it usually means a big part of Chinese 习语(idioms). Chinese 习语 includes —— 成语(set classical phrases, mostly in quadrisyllable, 胸有成竹), 惯用语(common colloquial phrases with special meaning, tipically in trisyllable,挑大梁), ----------- 谚语(proverbs,adages), 歇后语(two-part allogorical sayings,of which the first part,always stated, is descriptive, while the second part, often unstated, carries the message竹筒倒豆子,一粒儿不留), 黑话/行话(argots,jargons) 俚语(slang). The first two parts are essential or more important for Chinese-as-a-foreign/second-language learners.
2017年7月20日
1
现在中国对成语的认识很混乱,成语大词典中收录的许多成语其实只能算词组或俗语,而不能算成语。 个人以为,词组,习语,惯用语,俗语,俚语等等,任何语言都有,而成语则是只有汉语才有的一种语言现象,那么应该严格界定它,不能把常用词组,习语,俗语,俚语,只要是四个字就都当成成语。这明显是不科学的。
2017年7月19日
1
“成语”means“idiom”and yes 马马虎虎 is a 成语.Normally there are 4 words in Chinese idioms(成语),but still a few 成语 gets 5,6,or more words.Like “一去不复返”,which means“Things that have gone can never come back again ”,or like“士可杀不可辱”,means“intellectuals would rather be killed than be humuliated”.Hope it can help you.
2017年7月19日
2-1 “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现成的话(词和短语)”、“前人用过的词语”、“已经存在的词语”,所以它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的。 大概一百多年前有人编了第一部《成语词典》,所收的词条与今天所见的中小型《成语词典》很不相同,主要是那些有典故、意义比较特殊,即意义比字面意义丰富或与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其中很多“成语”不是四个字。如果在今天,可能会把它叫做《典故词典》。 今天所说的“成语”一般是指四个字的(四字格)的、有特定来源、意义与字面有所不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当然,和其他“习语”一样,构成比较稳定,一般不能变动)。 过去有的小型成语词典把“吹牛皮”收进去,今天的小型成语词典一般都不收,而将其归入“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一般没有特别的典故、由群众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结构固定、有特殊意义、常在口语中使用的词和短语。例如,不管三七二十一、马马虎虎、大锅饭、吃老本、挑大梁。 惯用语不一定是四个字(常为三个字)、比较口语化,而成语常为四个字,多在书面语中使用。 成语和惯用语很难严格界定,那些四个字、语体不是那么口语化的词语是不是“成语”就很难判断。例如马马虎虎、来来往往。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区分。 “马马虎虎”可以认为是一个成语,尽管有人可能认为它“不够格”。但是“马虎”,恐怕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不是成语。 Addtional Information: --------- 马马虎虎 vs 马虎 ----------
2017年7月20日
显示更多
还未找到你的答案吗?
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让母语人士来帮助你!